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牛海外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牛海外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给cpu进行液氮冷却不会热胀冷缩而损坏?
CPU不是“神物”,当然也会热胀冷缩。
液氮超频时CPU的温度是不能低于coolbug的,coolbug不是官方给出的词,而是民间大神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总结的,CPU的核心温度低于某个数值时就会突然停止工作电脑也就黑屏了。这个数值不是固定的,根据不同的型号和体制会有很大的差距。
回到题主疑问点,CPU的热胀冷缩程度是不是非常低?
先明确的回答你,很低,低到发指!
我们都知道CPU的主要材料就是硅,硅的线膨胀系数为2.5。对比下表中常见金属的线膨胀系数可以发现硅Si的物理性能非常稳定,常见金属中只有锡Sn的线膨胀系数比它低。但显然Sn的电学性能决定了它是不能用来做CPU的。
换一个角度来说,CPU就算不用来液氮超频,它的热学性质也必须要十分稳定。***如我们室温20度,然后玩游戏CPU满载温度达到80,90度是很正常的,这种60几度的温差还不是家常便饭?总的来说,CPU本身的物理性质就保证了它很能折腾!
上文说到CPU本身就能折腾,但人家是液氮好吗?-196度啊,好歹给个面子?
在常见的制冷材料中,液氮真的是最牛的了,在这种极限情况下就算是硅也吃不消。考虑到本文开头的coolbug,就算你不坏,你至少会断电黑屏吧,那国外大牛的i7-7700K爆超7.0Ghz是如何实现的?其实在超频实验中,CPU的核心温度回达到-20度,-30度甚至-40度,但不会真的低到-196度。超频实验的第一步是把所有设备布置好,材料准备好,包括平台支架啊,主板防护啊等等。第二部是开机预热。第三步是手动调电压拉倍频,几乎同时缓慢倒入液氮。
第二部预热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预热先加液氮可能连开机都开不了啦。所以超频过程中CPU的核心温度不会降低到-100多度,只是发热一瞬间被吸走了而已,而且一般超频中准备的时间要远大于真正实战的时间,几乎就是读完数就结束了。
作为普通玩家,玩玩风水冷啥的绰绰有余啦,液氮极限超频是发烧友们为了追求极致性能折腾的,本身没有实用性。
帅的小伙伴都关注数码神侃er啦!
谢邀 现在看到的回答基本都是扯淡。不管风冷水冷液氮冷,都是作用于散热器,而非芯片本身。一般的半导体材料直接被降到零下一两百度,特性早就变化了,很可能彻底无法工作。芯片的热胀冷缩效应在封装设计中很重要。大约10年前Nvidia的一批笔记本显卡大量花屏,就是热胀冷缩导致接触失效。
地域不算学校实力的一种吗?
你的意思是你用985的分数上了一个不是985的大学,就是因为这个大学在北京?如果真是这样,你还真是亏了:
(1)985项目多、科研经费多,带动了整个学科体系的完备建设,对课题组的快速成立及以后的顺利运作益处颇多。没钱拿什么搞科研,就靠当地***的投资企业的赞助,对于有些学科来讲真的是杯水车薪;
(2)如果你想继续深造,985不可否认是比211有着更广阔更高的平台,不相信的话可以再往下类比,普通二本想要去国外深造,人家国外的大牛连你自己的老师都不认识,何况是你?凭什么收你做徒弟?
(3)毕业的时候好多研究所军工单位事业编制,明面上不说,收的时候全是985,这你也可以去打听打听是不是这样。
这里,你说的地域只能是说该学校沾了地域的光,就像北京高校所有人都趋之若鹜,但这并不能说在北京的学校就是比其他地方的强,只能是说同级别的去比较。就像兰大在甘肃兰州,沾不上地域的光了,但是你能说兰大不好么,依旧是传统的工科强校。同在北京,北大青鸟和北大也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嘛!
再说,我们比较的时候通常是单变量。如果你想比较地域,那就只能选在京地区的985和非京地区的985,211同样;如果你想比较学校,那就只能选择你的学校和同在京城的另一所学校了。多变量没有意义啊,不是么?
欢迎关注杂家木子李,给你最切身的回答,祝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牛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牛海外生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