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父母在海外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父母在海外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女儿己入英国籍我们父母老了是否能定居英国?
没有说不可以这个说法 但是还是比较严格 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
总体来说,如果想申请中国籍父母来英定居并享受英国相关医疗及保障,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申请担保人(子女)已取得英国国籍/拿到永居;
2) 父母双方或一方超过65岁;
3) 父母身体不好,需要长期照料;
4) 在中国没有其他直系亲属,护工,或家政人员等可以提供照料;
5) 父母在中国没有养老保障,或养老金不够支持日常生活开销;
6) 在中国居住时,全部或者大部分生活费用来自英国的申请担保人(子女)
7) 申请担保人(子女)可以在不寻求公共基金的条件下为父母提供住所和承担生活费用。
父母去加拿大探亲能住多久?
父父母去加拿大探亲能住多久?
一般的父母去探亲,去外国探亲,子女在外国的都是半年的时间,因为有个亲属女儿在美国,每次去都是半年的时间就回来,过了半年是不行的,但是不知道别的国家规定实施多长时间,我想应该也差不多少吧!因为是探亲时间受限的
英国人婚后会选择与父母同住还是独自居住?
英国的话很多年轻人会在结婚之前同居 这时是有可能与家里同居的 而结婚后仍有一小部分夫妻可能会跟父母居住 但大多数都搬走 如果有了孩子那基本就要自己的房子中居住了
怎样让父母在德国长居?
(1)应由德国人的亲属向出入境管理局提出申请;如果申请父母、配偶到德国定居,要说明父母为何会在国外定居,何时与配偶结婚及其他有关事宜,如果是申请兄弟姐妹到德国定居的,要说明兄弟姐妹的是否有子女,及他们在国外的经济状况;如果是申请子女到德国定居,要说明子女是收养的还是亲生的,若是收养的,要说明何时收养、为什么要收养等原因。
(2)德国出入境管理局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有关***的事宜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情况确实后,出入境管理局向其驻申请国大使馆发出通知。
驻外使馆接到通知后,即通知当事人在限定的时间到使馆面谈,进行体检,并发给***入境签证。
父母赠与房产给子女,但子女在国外怎么办?
一般房产过户有三种方法可以使用,具体如下:
1、赠与过户:如果这套房产以后不需要再次买卖,那么就选择赠与比较好,这样只需要缴纳:契税:3%的房款、测绘费:1.36元/平米、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150内、公证费:0.3%的房款。不过这个过户再以后需要交易房产时需要缴纳个税20%的房款。
2、交易过户:如果该房产还会卖出去的话,那么你就选择交易过户比较好,交易过户只需要缴纳契税1.5%、测绘费:1.36元/平米、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150内、个税1%,营业税差价的5.5%。如果以原价过户可以不要缴纳个税。
3、继承过户:需要所有的直系继承人填写放弃继承权的协议书,然后进行公证,公证过后和赠与过户的流程基本一致,同时费用也和赠与过户一样,一般使用该方法是在原房主离世后。
在海外定居的朋友是如何解决父母养老问题的?
这个问题,确实一直困扰着像我一样出国定居的人。我一个人身在加拿大温哥华,爸妈都在国内,岁数也都很大了,身体都不太好,平常小病小灾的跟我汇报的时候,都有点小担心,更别提有什么大病的时候,自己在这边急的火烧火燎,也不知道国内的爸妈情况怎么样了,只能干等消息。因为一直在这边,每年基本上回去一次看望家人,爸妈每次问“什么时候回来啊?回来给你做好吃的”听的我都挺难过的,我一个人在国外努力工作,就是希望能把他们也接过来一起生活,不过感觉爸妈不是特别想生活在国外,可能因为太陌生的环境,他们在国内生活了一辈子,老了在国外生活让他们适应这边的生活他们好像也挺拒绝的,虽然每次嘴上都说好好好,感觉还是会更喜欢在国内,我自己也很头疼这个问题。我已经出国差不多10年了,感觉自己跟国内的生活已经严重脱轨了,每年回国都会让我震惊一下,国内发展的迅猛,加拿大的生活太安逸,更适合养老,不太适合奋斗,这边本土的人很懒,基本都不怎么上进,生活的差不多得了,可能由于我出来时间长了,有些也不太适应国内的节奏了,所以让我回国发展,感觉有些有心无力,再加上思维上的转变,感觉自己一毕业没有立刻回流,现在再回国内发展自己会非常困难,所以就想把爸妈也接过来,但是加拿大如果办理父母团聚***,那收入一定要够一定程度才行,现在的我显然没有办法,所以也在努力当中。不管怎样,最后是让父母过来,还是自己回去,都希望能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自己能努力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父母在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父母在海外生活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