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美物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美物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比美国和中国物价,为什么要算汇率?
其实不该算汇率,物价是跟当地工资挂钩的,正确的对比应该是美国人一月工资多少,而他们的日常消费是多少,两者之间的比例和中国人一个工资多少日常消费多少两者之间的比例来对比。
比如美国人一个月2000,但日常消费需要500(这取决于当地物价),那么就是要花1/4来维持生活,而中国人一个月4000算,但日常消费要1500的话(同样取决于当地物价),那么花费3/8来维持生活,这样的话就是中国3/8比美国的1/4更多,意味着生活压力更大。以上的数据只是一个模拟,只是说明对比的正确方法,本人并不知道实际的工资和消费情况,换汇率是无聊和无用的。普通美国人的工资是多少啊?
在美国,人们的最低月工资是在2000美金。对于一些工薪阶层,例如服务员和收银员等职业,他们大多数人的月工资就在2000美元左右。对于普通的打工族,他们的月收入在4000-5000美元。对于高级白领而言,月收入在2-3万美元。
在美国不同地区的人收入不一样。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哥伦比亚州达到了7500美元,然而最低的也就是密西西比州才3000美元左右。在穷的洲,人们的月收入在3000-5000美元,可见,美国人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薪酬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有人总喜欢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但是中美两国的物价不同,同时两国的物价水平税收收入也是不同的,两者在收入上的比较也只能是数据而已,真正能够体现收入的还是可支配收入。
很多人看到国外物价总要换算成人民币,这种思维方式是否正确?
换算是必要的,因为首先,同单位才能进行对比,否则就好像 拿一米甘蔗跟一斤铁,比比哪个重,这样对比毫无意义!
其次,通常在对比中美消费水平及物价时,常出现比较,这时候就有很多人会说,别人赚什么花什么,不用换算,的确是赚什么花什么,但是这会出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人为的把美国收入拉低!我们都知道美国是高收入国家,收入明显是比我们高很多倍,但是一句不换算,硬是把别人的收入拉的跟我们一样,甚至变成很多人觉得好像我在国内赚4000到美国就能赚4000美金一样,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常见的就是,美国一美元能买一瓶可乐,10美元肯德基吃到饱,而我们一元买不到可乐,10元肯德基吃不了啥,以此说美国物价低,但是!你1美元拿到中国能买几瓶可乐?听装的起码两听吧!10美元在我国吃肯德基,一个人吃得撑死了吧!这还能说我们物价高?
所以进行换算是很正常的,这是正常思维,同单位比较!并且也是基于很多有出国旅游想法的基本需求,要了解去美国玩大概要带多少钱,自己有多少消费能力,总不能听别人的,赚什么花什么,美国人4000美金可以潇洒一个月,于是就带4000块跑去美国,那没两天就得露宿街头了吧。
个人以为换算没有任何意义,比如买一辆车在美国6万美元,可是美国人挣得是美元,平均工资3000美元每月,那么买这辆车需要两到三年,到中国还是这辆车,按中国市场价得7十万人民币左右,这就属于中高档车,按中国月工资3000人民币算,可能得20年,可是如果你买一辆6万元的国产车也是两三年就能买,在哪赚钱在哪里花,换来换去没有意思!在中国你挣三千攒不下,好像你在美国赚三千美元能剩下钱似的,在哪你也是买不起,抱怨没用努力赚钱才是王道!有钱人在那里都买的起,没钱在哪你也买不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美物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美物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